海上渔船的实时定位及救援、儿童和老人的安全监护、租赁车辆的定位跟踪、物流运输过程的掌控等位置服务,都离不开地理信息。无人飞机、无人驾驶汽车、服务机器人、智能家居、智能玩具……这些带给人们惊喜的智能硬件同样需要位置服务的支撑。
在“互联网+”的风口,地理信息产业方兴未艾,与更多领域跨界融合,催生出许多位置服务的新产品、新服务和新业态,开辟出新的市场空间。如何激发“双创”活力,借助“互联网+”的巨大能量,培育“地理信息+”增长点,成为业界热议的话题。
把市场蛋糕做大
在数据和数据技术为王的年代,位置大数据正从“高大上”走向开放共赢。百度、腾讯、高德软件等互联网公司相继开放了自家基于位置的地图平台,供开发者免费使用。一个个酷炫的产品落地应用,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。手机摇一摇,就可以定位加好友,查看周边有没有出租车,接收附近商场超市的打折信息;戴个智能手环,可以随时记录用户走路里程、睡眠时间等数据;下载一个APP,就可以在手机地图上操控无人机飞行;一个众包地图,就可以颠覆传统地图生产和更新模式。
在2015全球地理信息开发者大会上,有20多家企业发布了新战略、新技术和新产品,地理信息的市场蛋糕越做越大。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闵宜仁与大家分享了这样一组数据:2014年,与地理信息产业相关的23家境内外上市企业营业总收入合计150亿元,同比增长35.31%;净利润合计16.87亿元,同比增长31%。特别是今年一季度,15家上市的地理信息企业总收入同比增长31.8%,远高于同期GDP的增长率,净利润同比增长62%。
“+”出来的跨界融合
跨界和创新是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一大特色。泰伯创始人兼CEO刘玉璋告诉记者,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并不缺乏创新,今年有非常多的跨界合作伙伴和企业加入到地理信息的队伍中。今年的开发者大会上,有50多家创业团队展示了与地理信息、位置服务、大数据相关的跨界产品。
记者注意到,除百度、京东、腾讯、阿里等互联网企业之外,像租车专车类、无人机、洗车、按摩、美容美甲、宠物服务、汽车陪练等企业都跨界展示了创新产品。
因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涉及到的信息有80%以上与地理信息有关,这意味着今后跨界将成为产业发展的新动向。重新定义车险业的UBI(驾驶人行为保险)车险,就是对保险业的一次革命。它根据驾驶人的实际驾驶时间、地点、里程、具体驾驶行为等,确定该缴多少车险,基本属于量身定制,其中地理信息系统发挥了很大作用。
虽然发展前景喜人,但是挑战仍然不小。闵宜仁认为,目前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仍处在初级的研发阶段,还没有形成真正好的商业模式。同时,专家也指出,要推动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健康发展,还需要业界和开发者共享地理信息价值,构筑地理信息新生态,进行颠覆式的创新。